交通促消费意义重大
《通知》的制定出台,是后疫情时代,交通运输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决策部署,服务“六稳”、落实“六保”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次疫情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冲击远超预期。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6.8%,全年GDP增长大概率在5%以下。今年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疫情后经济复苏压力极大。2019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贡献57.8%,是提振经济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在对外贸易受国外疫情影响持续下滑和基础设施投资边际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扩大消费成为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的首要选择。但从4月份全国消费市场来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5%,虽然降幅在收窄,但远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增长水平。
交通运输作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的重要一环,本身就是出行服务和生活性物流服务的消费领域,更重要的是交通运输是其他消费领域的基础支撑和保障。《通知》的及时出台,从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进产业融合、营造良好环境四方面,作出了全面有针对性的部署,体现了交通运输行业对全力做好疫情后经济恢复、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为全国消费市场复苏创造了有利环境。
交通促消费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作保障
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是交通运输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前提,是交通促消费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深水港口泊位、城市轨道交通等指标排名第一。但基础设施总体技术等级和质量水平不高,很大程度制约了运输服务水平提升和对消费扩容提质的支撑作用。
《通知》聚焦城际轨道交通、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客运枢纽等对促进消费作用明显的领域,提出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和都市圈,逐步形成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交通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功能拓展,打造城市综合体等。这些目标和要求,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都有提及,是现阶段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板领域,也是未来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城乡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性物流消费品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百姓的切身感受会很深。
交通促消费不仅关注传统消费市场,更强调对新消费的支撑
《通知》围绕农村客运、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及城市货运配送等传统旅客出行和生活性物流服务领域,从现阶段存在的痛点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增强消费活力。如推动完善夜间经济交通运输配套服务,提升旅客“最后一公里”接驳服务水平,提供联程联运“一站式票务服务”,精准制定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控政策等。这些举措是根据新形势下客货运输服务要求的变化,致力于找准运输服务制约消费的“堵点”,精准匹配消费市场的新需求。
与此同时,《通知》特别强调了推进交通运输跨业融合,培育新消费。新消费是相对于传统消费的一种提法,更加注重消费者过程体验,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在今年传统消费受疫情影响严重下滑的情况下,以线上平台消费为代表的新消费逆势大幅增长,成为提振经济的亮点。
《通知》主要从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体育产业、信息产业的融合,推进交通运输绿色消费3个领域进行部署。一方面,旅游、邮轮、低空飞行等新消费领域都是以交通为先行基础条件,旅游客运、通用航空更是运输服务拓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基建和绿色新能源技术,都以交通作为重要的应用场景,也是未来极有可能获得率先突破的先行领域,交通在促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消费方面应当更多发挥引领作用。
交通促消费的过程就是交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交通与投资拉动紧密联系起来,而忽视了交通运输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业,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向社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客货位移。即使在交通运输行业内部,“重建设、轻养护、轻运营”的观念也一直存在。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程中,需要尽快转变这种错误观念,回归本源,强化交通运输的服务意识,按照现代服务业的标准,推动服务品质提升、管理协同高效、发展模式可持续。
《通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了补短板、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思路,更多强调了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交通运输更好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这个过程就是推动交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